甘蔗巷 (红星巷) 的邻里圈

里严

<p class="ql-block">  儿时的甘蔗巷觉得比现在宽,长,人来人往,煦煦攮攮,尤为繁荣。</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蔗巷(红星巷)一头连结安海最热闹的三里中山街,一头连通天巷,顶头有块石敢当,从三里街拐进巷内的左手边,几户零星小住房,就是施厝,一条小巷相隔是小李厝,紧连着大李厝,然后就是水产门市部,再过去一些住宅我就叫不出名了,连通天巷的最后一栋清幽的房子就是当时安海名贤吴志清先生的住宅。进甘蔗巷头右手边有一个小有名气的小人书店,越过二,三住户,有两个破烂不堪又很脏的厕所,中间还夹住靠裁缝营生的一家人。厕所隔壁一家经常紧关大门,墙内小院种的玫瑰耐不住寂寞,常常会伸出墙外,引得路人不由自主地抬头注目欣赏,自然联想起叶绍翁“一支红杏出墙来”的绝妙诗句,哈!这也是小巷一道难得的美丽风景。紧挨着是安海戏院,虽然很小,俱乐部没建以前,这可是安海几万人唯一娱乐场所。隔壁肖氏,君氏几家,就是繁荣的菜市场,紧连着是百年老校,安海培基小学,,再连几家住宅后就是连通天巷的西街居委会所在地。今日甘蔗巷风光不再,冷冷清清的,城乡变迁,一巷人空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何时称为甘蔗巷,又为何称之为甘蔗巷,至今尚无从考证,文革时期改为红星巷,后又叫回来,甘蔗巷虽平平淡淡,貌不惊人,只是安海街头巷尾的一小段,但生活在这条巷子里很平凡的那些人,经历了许多平凡不凡的那些事,留下了令人难忘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甘蔗巷头的右边,那家利用私人厝客厅开的小人书出租小店,男主人黄攸彬老师,可能羞于面子,很少见,主要是一位眉慈目善的银发阿婆在经营,客厅排满小凳子,常常座无虚席,我当时也是老主顾,但我专租国内外名著,不分大小册,租金每天一本二分钱,为省一分钱,我与住二房小学的培全同学合租,每人享用半天,经常是废寝忘食,囫囵吞枣。阿婆不错,偶尔超时也不计较。这黄老师做了件好事,在那文化生活极其匮乏的年代,小人书店无意中成为正在成长的无数小朋友的精神粮食基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走进甘蔗巷头左边,我家隔壁的施厝,是闻名泉晋南地区的革命老前辈,安海广为人知的杰出人物,老地下工作者—施能鹤先生的故居。施老是位经受各种考验的优秀共产党人、厦门人民的好领导,一生荣辱皆不惊,坎坷又辉煌。蹲过监狱,遭受党的左的路线伤害,文革后拨乱反正复出,任厦门市政协主席。施老虽位居高官,但和蔼可亲,平易待人,有一年春节回安海探亲,还特意来我家看望老邻居,老同事,我三伯李进兴,坐在小李厝简陋客厅的长凳上,嘘寒问暖,促膝交谈,就似叙家常,毫无官架。三伯曾是养中老师,董事,工会主席。当年也是施老周围的红色群众。是位满腹才华,文质彬彬,受人尊敬的学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施厝路口那间环境很恶劣的裁缝店,好像是外来户,老板姚君宝,老板娘名气更大,一是长得比较吃力,大家毫不客气,友好地直呼“肥赶”,通俗易记、 二是手艺不错,待人热情,与厝边关系和谐,生意兴隆,两个人高马大的儿子,好交朋友,侠义江湖,经常满屋男,女朋友,笑声不断,嘻嘻哈哈;这种笑对人生,苦中取乐的精神,值的钦佩,学习。由于全家的艰苦奋斗,勤劳致富,后来在附近置业安家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是小李厝,(红星巷24号)爷爷李文章是清末最后一期秀才,原在南安大盈开染布行,听说被土匪看中,要他当师爷,只好连夜举家逃迁到安海,暂住李氏祠堂,后来在祠堂后盖了现在的小李厝,传衍百来个后代,遍布各地。都说宫前祠堂后不宜居,爷爷是读书人,一身正气不信邪,但他还是悄悄地在客厅梁中间安放一面小镜子,据说可把邪气反弹出去。我父辈五兄弟,家境较贫寒,人丁却兴旺,爷爷说有丁无财,究其原因是与大李厝隔条小小巷,南北贯通,漏财了,于是又把巷头堵平,到我这辈兄弟姐妹,改革开放后才都翻身过上好日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小李厝走出去的四伯李裔昭,解放前负责福州的城防工程建设,特别是1939年至1941年为国民党军队设计防空洞抵御日寇空袭轰炸,为抗战作出贡献。解放后是南安有名的土建高级工程师,华侨捐建款数,要四伯测算作依据,对四伯是百般信任,是当时知识界有名的“南安三李”之一。代表作南安大礼堂,南安汽车站,国光中学,南安百货大楼等。四伯是南安多届人大代表,也是泉州地区的顶级土建专家,文革后是首批高评委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伯的大儿子李文是我省有名的农业气象专家,1978年因设计研制成功多型号防雹火箭的突出成就参加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授予“优秀科技成果奖”(当时不分等级),和“在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作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被时任福建计委主任胡平(后任福建省长)作为特殊人才从青海引进福建气象研究所任研究员,曾获全国劳动模范,福建省有突出贡献农业科技工作者称号,及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等,国庆70周年时,荣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荣誉纪念章,是小李厝的光荣与骄傲,也给甘蔗巷增添亮丽的色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背后就是安海戏院,虽简陋破旧,却给安海人民带来很多的快乐,一有演出,门口场地本来就小,挤得水泄不通,我家人要出去,都要往下绕施厝巷。那年代想看场电影或戏也不是很容易的,只能偶尔奢侈一回,因每家生活都是紧巴巴的。只要一开演,门外窗前很多挤着站着听声没看影的,手脚特别好的顽童,攀在高悬的门窗上,爬窗台,扳门缝,不惜手段,不怕危险,就为了看那一点点可怜的会动的幕影,我家是近水楼台,所以难免也干过这羞于启齿之事。文革时期养中革命宣传队经常演出,免费送票的,当时我们几个小伙伴手头经常只能搞到一二张票,我就弄几张红纸,用钢笔仿宋体做假票,上面真票掩护,混进去站着看,边看还要边与查票人员躲猫猫,当然偶尔也会被发现,免不了遭来一顿被驱逐的臭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李厝很大,北靠甘蔗巷,南接施厝巷,据说是施氏的大房,家境败落后卖给李姓。改称李厝。北面李厝出一大文人李敏老师,两个儿子也是好学儒生,老大我同学李宏君,后定居澳门,老二李宏硕,当年养中的高考骄子,后听说是美国的科学家了。还有一个小时候同学李阿黑,胖胖的,喜欢拉二胡,刚开始就像杀猪,听了心烦,慢慢地优美动听的旋律成了我每天入睡必听的催眠曲,后来拉到剧团去了,成了有名的二胡演奏家。南面李厝一家即李慨捆蹄,夫妻起早摸黑,辛勤的劳作、精湛的技艺,打造出安海百年品牌,养活几代人,他的孙辈现仍在下巷尾开店,李慨捆蹄生意红红火火,经久不衰的古早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李厝后面就是肖厝,业主养小肖家元老师,平时文雅寡言,不善交际,我家与他家交往甚多,因我父亲也是小学教师,他大儿子与我同学,大女儿也在三明工作,但我就搞不明白,肖太太白白胖胖的,慈祥和蔼,是个心地善良地热心人,但背后街坊邻里却并无坏意、亲切地叫她“老鼠珍”,这闽南语有时真刻薄,不讲理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过几户就是君家,门口是木头栅栏,是大户人家象征,主人好像是归侨,老人深居简出,我都没见过,倒是他家五朵金花较有印象,大金花君海棠是台湾名星,艺名凌波,每年春节在华侨家香港寄来的挂历中,经常看到大金花的肖像。二金花君少芳文革前中南矿冶毕业,在长沙设计院工作 ,我在学时,常请我这个邻居,校友出去吃饭,后到香港定居,终生未婚。三金花君少棠,文革到漳平“上山下乡”,晚年居住在福州,四金花特点高大,我中学同学君少奎,养中蓝球队中锋,脚一挪,手一抬,2分篮底投球,是不可缺的主力,后定居澳门,老五矮小.性格开朗,经常在家附近走动,她的笑声足以传遍巷头巷尾。</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巷中间就是菜市场,对面是水产门市部,是整条巷最热闹的地方,菜市场小摊小贩沿路两边,一直排到我家门口,开市时间人流拥挤,人声鼎沸,难以走动。每逢过年更为“闹热”,奶奶也来凑热闹,糊了很多“春枝”,让我们几个孙子在后门也摆个摊位,卖了赚点过年零花钱。菜市场里最抢手的是国营犊宰场猪肉门市部,凭票供应还要等有肉卖,因此肉没到时,早早要排长队等待。就为了买到肥点的肉,那年代每月每人就供应四小两油,要靠这油腻来祢补,常常是肉一到,队形就全乱了,靠力气大挤进去,再挤出来时,扣子掉了,头发乱了,手里紧紧抓住一块肉,满脸流露出胜利的喜悦。国营水产门市部也很热闹,因不要票,现场现做香喷喷,热乎乎的鱼丸,一锅热气腾腾的闽南炸,引人垂涎,人人喜爱的虾圆浮一出锅就被抢光。时而还会杀鲨鱼,海龟等大鱼,看热闹,围观的人比鱼还要多。我最喜欢水产部的海蛎,价廉物美,尤其是父母外出时,几分钱买一斤,与玩一起的伙伴凑几毛钱,海蛎煎配地瓜酒,然后“讲天抓皇帝”。(聊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菜市场隔壁是培基小学,离我家不过二百米,虽是百年老校,六十年代初还很简陋,学校里有几户住家,还有祠堂,全是沙土地,几棵老梧桐树,半个兰球场,一个沙坑,这就是学校的全部家当,校长陈长南老师教过我算术,黄玉芬,黄滨丽,陈丽玉老师当过我的班主任,那年代小学老师地位低,收入少,但工作都很认真负责、勤勤恳恳,不失人之师表,令人尊敬、难忘。教我珠算的吴杭州老师,老骥伏枥,执着用心挖掘安海地方文化,已成为安海有名的地方文史专家了,努力给安海人民多留一些宝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巷尾就是吴志清先生的住宅,(红星巷40号)他原本住在石狮巷三孔井附近,后买了这小院,重新装修,清新别致,全家两代七口人,住得宽畅舒适、温馨小康,因是世交,小时我常去玩。志清伯与其大哥志忠先生解放前都是热血青年,关心国事,支持革命工作。志清伯为人侠义肝胆,好施乐善,助人为乐,但脾气耿直,难免得罪人,文革时期也遭到迫害。一生靠高超的照像技术谋生,三个儿子都得到真传,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靠勤奋,品牌,信用,三兄弟摄影业务几乎占满了安海市场,为纪念其父亲,三兄弟在镇政府附近共建五层高的“志清楼”,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甘蔗巷,还有很多人很多事,有的不是很熟悉,有的已模糊淡忘了,有的成就辉煌已是风云人物了,恕我离走家乡几十年,记忆不清,孤陋寡闻,没有一一写入思乡回忆。错言误笔,忽略之处,深表歉意,容我真情地道声:感恩有您们,亲爱的邻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时光一逝不再回,时过境迁,往事不堪回首,已然不见昔日繁华喧闹的甘蔗巷,那些人要不是走了,就是外迁新居或移居外地。那些事也慢慢地被人们遗忘了。走在巷里,眼前空荡荡的,物尤如此,情何以堪?仿佛自已就是个路过的客人,尽管如此,每次回到安海,都想到街头巷尾走走,想能不能看到认识的身影,听到熟悉的声音,找回儿时的记忆,啊!走着走着,不知不觉又走进了甘蔗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小李厝 李彦</p><p class="ql-block"> 已亥年 初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安海戏院与甘蔗巷交叉口,现只有鲨鱼炸的鱼香</p> <h3>小李厝的后墙,留下文革的痕迹</h3> <h3>小李厝与施厝相隔的小巷</h3> <h3>1983年小李厝寄出的家信</h3> <h3>施厝路口</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