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九辑 深圳市诗词学会“挥春送福”进文泽书院(第一站)

深诗文艺

<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圳市诗词学会挥春送福</b></h1><p style="text-align: center;">进文泽书院</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杨飞云</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2020年1月5日下午,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和深圳市诗词学会在龙华文泽书院共同举办一个“传家风,兴国风”专题讲座学术沙龙。</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深圳市诗词学会会长杨文才<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与名誉会长</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陈继豪</span>到会发表专题讲座。</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本次活动,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是进一步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具体体现。文泽书院院长张倩玉女士给大家介绍文泽书院的发展过程和坚持中华传统文化自信,培养了一批批热爱优秀传统文化学生。</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奕新博士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问题展开论述。<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家风,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注</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span><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家风好,就能家道兴盛、和顺美满;家风差,难免殃及子孙、贻害社会。”等等多次讲话。</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总书记如此重视家风问题,是因为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span style="text-align: center;"> </span></h3><p style="text-align: left;"> 杨文才则重点讲述春联与家风关系和社会功能,他说:春联,一千多年来家家户户,老百姓都喜欢。春联就是最大的传统。不论你是少数民族,不论你是汉族,也不论家有多富多穷,都要贴春联。也无论家有多远,有多近,同样要贴春联。全世界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象咱们中国一样贴春联的?没有。一副对联就蕴含咱们的文化,凝聚了咱们的乡情、咱们的家情。一副对联能够联系到全国、全世界所有华人的情结。所以,春联是最大的传统,最好的家风与国风。</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 </div><p style="text-align: left;"> 学术沙龙结束后,杨文才、陈继豪、杨飞云为大家写春联。杨文才会长一下午为大家现场创作冠名春联,根据各人愿景,各人的喜好,有进新宅又新婚又为老人作寿的愿望融于一联,有梦想生龙凤胎的、有希望高考、中考取得好成绩的,有用公司名、店名冠首的、有寄托来年生意兴隆家庭平安的等等,均满足要求,现场一连创作了十三副对联。这种接地气的互动,受到在场的朋友和家长们的热捧。如,杨文才题文泽书院冠名春联。</h3><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上聯:文啟尼山儒樹德,春風拂院;</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下聯:澤祧函谷道從心,夢筆成書。</b></div></b><h5 align="left" style="text-align: center;"><br></h5>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泽书院院长张倩玉女士</b></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吴奕新博士</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家风问题展开论述</h3>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杨文才会长在文澤书院讲春联文化</b></h1><h3><b><br></b></h3><h3></h3><h3>文泽书院院长张倩玉女士:</h3><h3> 我们以热烈的掌声请来深圳市诗词学会长杨文才先先给大家讲春联与家文化。</h3><h3><br></h3><h3>杨文才:大家新年好(掌声)</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概况</b></h3><h3> 其实,我就是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创会的副会长,我的前任深圳市诗词学会的会长林锡彬先生也是深圳市传统文化研究会的创会副会长,我们是吴奕新会长的好朋友,吴会长是真博士,才高八斗,一辈子所作的学术、所箸的书实在太多了。他来当这个传统文化研究会会长是最合适的。传统文化这个活必须是有德者来接,吴博士有担当!把传统文化研究会搞得有声有色,影响力很大,这是十分难能可贵的,吴博士已经连任两届会长了,真难能可贵!</h3><h3> 接下来,言归正传,我们今天来讲春联。最近连续一个月来,深圳电视台都市频道第一现场和我们深圳市诗词学会合作,由我们诗词学会组织专家出对联,让全国观众,诗友、楹联爱好者来应对下联或者对上联,每天都对对联,一天超过上千对,直到12月29号总决赛结束。然后,把这个对联文化连续做下去,把春联文化通过载体写在春联里,叫挥春,即现场写春联。明天去布心中学、后天去渔民村和向西村写春联。大后天去义务献血中心等基层单位去挥春,最大型的是1月18号在荔枝公园,面向全市挥春送福,今天文泽书院是第一站。</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春联文化的社会功能</b></h3><h3><b><br></b></h3><h3> 春联,家家户户都喜欢,各行各业都要贴,什么是传统?春联就是最大的传统。不论你是少数民族,不论你是汉族,也不论你家有多富,你家有多穷,他都要贴春联。也无论你家有多远,有多近,同样要贴春联。大家到北方去,在白雪皑皑中忽然有条村子,哪怕是一间茅屋的门口贴上春联,在四面都是雪的衬托之下,多醒目,多美啊。所以呢,全世界有哪一个民族?哪一个国家?象咱们中国一样贴春联的?没有。这幅对联就蕴含咱们的文化,咱们的乡情。凝聚了咱们的家情、国情。所以说春联是中华民族是最大的传统,一幅对联能够联系到全国、全世界所有华人的情结。</h3><h3> 今天,我请来一位,我们深圳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陈继豪先生,请站来让大家认识下(掌声)。</h3><h3><br></h3><h3> 他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坚持者,坚定分子,再说一句不好听的话,他是真正的老古董、顽固分子啦,太传统啦(大笑)。他呢,是我们诗词学会的名誉会长,还是书法家。对佛教文化、道教文化很有研究心得。等下再让他给我们讲一讲。他也是我们这次电视征联大赛“鼠你最有才”的七位评委之一。我们把台视台场景搞得隆隆重重,红红火火,收视率极高,正能量的影响很大,这就是春联文化的社会功能!</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春联的由来</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春联,古代称桃符。北宋王安石诗句说:“千家万户瞳瞳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什么叫桃符?桃符,就是今天的春联。古代农耕社会,科学不发达,医学不发达,家里每到过年的时候,春冬之交,疾病很多。疾病,古代中医叫邪气。治这个邪气,古人很聪明,就发明了桃木板粘贴在门口两边,利用桃木的香气来驱赶蚊虫。古代医生很少,就请巫师在门两边的桃木上画符,桃符就这么来的。当时的巫师很少,没办法满足家家户户画符的需求,有的人自己学着画,不会画怎么办呢?特别在边远山区的村民没什么文化,画也画不来,写也写不来,那怎么办呢?那就不画符了,干脆就把传说中的两个降魔驱邪的门神,神荼和郁垒画上去,不会画怎么办呢?后来就干脆不画门神了,就请来乡村教师把“神荼”和“郁垒”名字写上去。这么一来,对联开始应用,这就是中华最古老的春联啦。现在,我们整个潮汕地区,福建东南部所有的祠堂、居家的两扇大门的门幛都要用红色油漆刷后写上黑色字。没油刷的就用红纸写字后贴上去。这个习俗已经延续一千多年。门幛老百姓最喜欢,后来演变成现在的春联贴于门框两侧,把一年愿望寄托在这个春联里,比如说,我今年希望盖个大宅,祈求五谷丰登,祈求老人家健健康康长命百岁,祈求生贵子等等美好的愿望,都可以寄托在这幅春联里。因此说,春联,这是中华民族最有文化含量良好习俗,是最大的文化传统。</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过年的由来</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说到过年,“年”是什么东西呢?传说“年”是一种动物,像恐龙一样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现在这个物种已经灭绝了。过年,即“年”会在除夕这一天出来吃人,年在这一天最凶猛。以前的部落是很分散的,东一家,西一家。这里几户,那里几户。到了除夕这一天,为了安全过年,人们把出门在外子女兄弟姐妹们招集来在一起,叫围炉,现在叫吃年夜饭。大家围在一起,把火烧起来,有的人手拿棍棒,有的人手敲有响声的器具,准备把年赶走,围炉的叫法就这样产生了。</h3><h3> 年最怕火,所以把火烧起来,年不敢接近。第二,年怕响声,于是人们燃烧青竹,让其发出噼里啪啦的响声把年驱走。因而产生了爆竹一词,现在叫鞭炮,广府人叫炮仗。</h3><h3> 年还怕一种东西,年怕一种香气,一种气味,比如墨这种东西,墨发出一气味,年最怕。人们就知道,年有三怕,一个怕火怕红色,一个怕墨气,怕响声。于是人们就把对联用墨来写字,写在红色的纸上,燃放爆竹,那么年就怕了,就走了。老百姓就这样高高兴兴、安安乐乐过了一个年了。</h3><h3> 现在,有人用金粉来写春联,这是不对的,用金粉写春联是若祸的,年最喜欢金色的东西,好象老鼠见到大米一样啊。这是不懂。春联就是红纸墨字,这才是古老春联(掌声)。</h3><h3><br></h3><h3> 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春联趣味</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说到春联,春联也有很多趣事,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愿景,请名家来作联,都能如意实现自己的愿景,真的很灵的!</h3><h3> 比如说,有一位香港朋友,他最大心愿是要抱男孙,就叫我给他家创作一副春联,果然,当年就抱了一个男孙。老人家高兴得不得了。这样趣事太多太多了。可以这么说,是要期望生龙生凤都很准(掌声)。</h3><h3> 因此,人们的愿望都能在一副对联体现出来,这是真实不虚的。有的人愿望是生意兴隆。比如说,陆丰有一位朋友专门找我给创作一副对联,我就给创作一幅生财兴家的对联,果然,那一年他的生意红红火火。这个消息传出去以后,找我写对联的人就多了。凡是找我写对联,我都是现场创作的,并不是说现有的春联不好,但有些春联已经不切时了。比如说:“生意兴隆通四海,财源茂盛达三江。”四海和三江都是一样,合掌了,说了等于没说,类似这种春联就不好,没有文化。老百姓不知道这些,求一副三春联表达一个愿望就行啦,管它是对还是错。上下联不分的人也多。这需要长期普及春联文化,今天就算是一个起点。</h3><h3><br></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六)春联与家文化</b></h3><p style="text-align: center;"><b><br></b></h3><h3> 这次征联为什么这么热闹呢?牵动千家万户呢?就是因为对联是家文化。“鼠你最有才”电视栏目,也是以家为中心创作春联的。开始定调是家国情怀,我说不用,我这个第一现场征联就以家为中心去构思,那才有味道。整天叫家也好,叫国也罢,创作春联多含有高大尚等当代爱国词语,不是不好,而是内容太大了。家是讲情感的地方,不是讲理,若讲理是治不好家的。所以呢,我们今天在这里专讲“传家风”学术沙龙,这个主题太对了,太好啦。等下,我们几位老师现场给大家写春联。</h3><h3><br></h3><h3> 最后,我讲一句话,要想写好字,先学诗,学对联。因为,我当时在参加书法等级考试时,我为什么能得最高分?因为,我的强项是作对联,试卷里面有三道对联题目,我都全答上了。三幅对联中有两幅是自己对的,有一幅是,试卷出上联,考生对下联。所以呢,我得高分,一百四六分的高分。因此,书法家必须学对联。对联是什么?对联文化是中华文化最精彩、最简短的文化装饰,它是中华诗词文化皇冠顶上的一颗明珠。</h3><h3> 好,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掌声)</h3><h3><br></h3><h3> 记录整理:杨飞云</h3><h3> 时间:2020年1月5日下午三时</h3> <p style="text-align: center;"><b>深圳市诗词学会名誉会长陈继豪先先</b></h3> <h3>上聯:文啟尼山儒樹德,春風拂院;</h3><h3>下聯:澤祧函谷道從心,夢筆成書。</h3> <h3>编委:日月斋、玉儿、张光珍、写人张琼娣、梁潇、杨飞云、药苑老农、钟永强。<br>主办:深圳市诗词学会</h3><h3>审签:杨文才<br>地址:深圳市荔枝公园寄趣园二号<br>办公电话:18938861505<br>2020年1月5日<br><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3> <h3>制作:杨飞云<b></b><i></i><u></u><sub></sub><sup></sup><strike></strike><br></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