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的平安 ——记感染科全体抗击肺炎

贺巧

<p><b>我们不想做英雄,也不想当网红,我们只想快点控制住疫情,让大家不要受病痛的折磨,还社会安宁。</b></p><p><b>&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同济医院感染科郭威教授</b></p> <p>去年年底至新年伊始,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一场关系到全国甚至全球人民生命健康的疫情防控战打响。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国家医疗团队,我院接收了武汉市第一批突发感染的患者,全院职工不畏艰险,坚守岗位,天使与魔鬼就此开启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p><p><br></p><p>感染科作为抗疫防疫的一线科室,在宁琴教授和章晓云护士长的带领下,积极响应医院领导号召,全员出动,宋建新教授赶赴省级防控组,全科进行多方紧急支援、举科搬迁、速建发热隔离病房、发布诊疗指南公众科普和调配物资等等。</p><p><br></p> <p>1.多方紧急支援</p><p>去年12月中旬起,武汉市拉响了突发疫情的警报,在对疫情的危险性、传播性、致病性等一无所知的时候,王洪武博士,陈辉龙医生,甄敏、周媛和何丽娟护士老师毅然决然地奔赴发热门诊最前线进行紧急支援,刘敏老师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前往危险性极高的金银潭医院支援,在病毒猖獗的重灾区,在别人都避之不及的地方,我亲爱的同事们毫不犹豫穿上层层不透气的防护服,隔离衣,戴上防护口罩和护目镜,站在抗战疫情的最前线。</p><p><br></p> <p>昨天偶然在电视上看见央视采访同济医院一线护士,画面里出现一位短发高个干练的护士老师,正在洗手为上发热门诊做准备。仔细一看,只感觉鼻子有点酸,原来是我亲爱的周媛老师,接近20多天未见,她的头发变短了,是没有发型的短,应该是为了更好适应防护服自己剪短的吧,曾经那么爱美的她,如今为了打赢这场战役,已经不顾一切!</p> <p>2.举科搬迁</p><p>1月16日,随着疫情不断升级,院领导紧急决定征用感染科病区为严密隔离病区。感染科积极响应领导号召,吹响了搬迁的集结号,全科医护人员赶到科室进行打包和整理,在宁教授,章护士长,黄华护士长,龙兰兰和王静老师等各区负责人带领下,制定安全转运危重病人及床位安排的计划,对科室仪器、药品、文件资料和库房财产等等大大小小,瓶瓶罐罐,甚至便民服务箱的一针一线进行归纳转运。</p><p><br></p><p><br></p> <p>我们简直是创造了奇迹!从16日下午17点开始宣布转运,至17日凌晨1点,8个小时内我们将感染科三个病区,一个门诊的全部搬迁完毕。其中,一共成功完成76位在院患者的转运,包括31位危重患者,45位病情较轻的患者,无一例患者发生不适,为抗战疫情争取到宝贵的时间!</p> <p>已是深夜23点30分,感染科护理姐妹还拖着疲倦的身躯,用病床拖着沉重的文件资料往新科室走去,而离新内科大楼就有一站公交站那么远的距离。</p> <p>曾经庞大的一个集体,这样一个驻守老内科楼十七年的优秀团队,就这样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分解开来,分成了新内科大楼的感染病房和老内科楼的发热隔离病房遥遥相望。</p><p>我们来不及伤感,来不及告别,就争先恐后,奔赴前线!</p><p><br></p><p>3.速建发热隔离病房</p><p>在已确认病毒人传人,并通过呼吸道传播的危险性下,勇敢帅气的郭威和陈广教授牵头进入发热隔离病房,大批同事们舍小家,为大家,主动请缨到最危险的地方去。最特别的是,她们有的已即将退休,有的为此取消了婚礼,有的还在哺乳期,甚至有的年轻同事不符合支援要求,多次请求上前线,她们要和自己的战友站在一起,与病魔作抗争!</p> <p>发热病房成功建立后,宁教授第一时间带队进入隔离病房对收治的第一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患者进行床边查房,进行病情讨论,并指导治疗方案。给了患者及医务人员极大信心和勇气,共同抵抗病魔!</p> <p>我们是最专业的!为了更好地和病毒战斗,感染科护士老师在建立发热病房前已进行过多场相关仪器和自我防护的专业培训。</p> <p>最可爱的人们!疫情在不断发展和升级过程中,感染科有源源不断的医务人员奔向前线奋战,你们都是勇敢可爱的人儿啊!</p> <p>真正的英雄!有人说他们是真正的英雄,也有人说郭教授上央视火了,但是正如郭威教授在接受央视采访时说的那样,“我们不想做英雄,也不想当网红,我们只想快点控制住疫情,让大家不要受病痛的折磨,还社会安宁。”!</p> <p>4.疫情的权威解读,诊疗指南和公众科普</p><p>对疫情的一无所知一度引起民众的恐慌,我科宁琴主任及时在媒体对新型病毒相关知识进行了权威解读,并联合多科室和感染科教授和医生共同制定出同济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指南》,年轻的医生们积极投入到线上问诊和公众科普,为初期防疫工作起到指导性作用。</p><p><br></p> <p>5.后勤与物资</p><p>感染科教授和医生在抗疫中各显神通,在物资匮乏的紧要关头,他们不仅奔赴前线治病救人,还多方联系社会捐赠资源,其中齐俊英教授,许东教授,吴亮教授和马科教授纷纷发动自己海内外同学及朋友的捐赠,余海静医生也为我院医用物资四处奔走,甚至还有年轻的研究生同学在红十字会争取物资……随后我们收到全世界各地发来的爱心快递,医疗物资已顺利投入使用。当然,还有许多背后默默付出的老师们,他们的行动为此次防疫抗疫提供了安全保障!</p> <p>6.那些没有被此文提到的亲爱的们</p><p>我们感染科的老师们,每一个人在我心中都是一座灯塔,你们带给我有太多难言的触动,感动的事,难言的情想记录下来,而千言万语也诉不清,道不明心中对你们的热爱!抗战疫情的后期,还需要大量奔赴一线的医护人员,每一个人都可能随时上场,我相信你们都已准备好,希望各位亲爱的在治愈患者的同时一定保护好自己,我们一个也不可以少!</p><p>《只要平凡》的歌曲里唱的是“不要神的光环,只要你的平凡”,而我们的奋战是只要你们的平安——人民大众的平安和所有医务人员的平安!</p> <p>7.希望</p><p>今天是1月31日,1月份的最后一天,也是武汉市宣布封城第9天,清晨开往医院的路上,马路空荡荡,天空却布满朝霞,一轮红日穿梭在高楼林立间,异常温暖夺目,让人充满希望。老公在开车,让我帮忙拍一张照片,作为医务人员家属,在陪伴的日子里给我许多鼓励和勇气,也深感所有医务工作者的不易。随后他在自己朋友圈发了红日的照片,引用了“黑暗有多让人咬牙切齿,光明就会有多让人热泪盈眶”这段话,我想,这应该也是每个人的心声!</p><p>光明一定会在春暖花开的时候来临,我们还可以在阳光下和孩子尽情嬉笑和打闹!</p><p>加油,同济!加油,武汉!加油,中国!🇨🇳</p> <p>在此感谢新内科大楼原10楼南消化内科,14楼北内分泌科室为我们搬家作出的努力和贡献!</p><p>感谢广大国内及海外社会爱心人士对我们的帮助和支持!</p><p>谢谢你们!❤️❤️</p>

疫情

感染

教授

隔离病房

发热

内科

老师

我们

患者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