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满重阳节,天伦共此时”——399班主题班会活动

🌸 .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九九重阳金光照,万紫千红大地明。人老不失戎马志, 余热生辉耀九重”</span></p><p><br></p><p>在这秋风送爽、硕果累累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九九重阳节!</p><p><br></p><p>由此我们399班开展了重阳节的主题活动</p><p><br></p> <p> 首先,班长给我们放了一段十分有趣的视频,大家都看得津津有味。</p><p> 从视频里我知道了重阳节的来源,重阳节来源于道教的一个神仙故事:</p><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东汉时,汝南县里有一个叫桓景的农村小伙子,父母双全,妻子儿女一大家。日子虽然不算好,半菜半粮也能过得去。谁知不幸的事儿来了。汝河两岸害起了瘟疫,家家户户都病倒了,尸首遍地没人埋。这一年,桓景的父母也都病死了。</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桓景小时候听大人们说:“汝河里住有一个瘟魔,每年都要出来到人间走走。它走到哪里就把瘟疫带到哪里。桓景决心访师求友学本领,战瘟魔,为民除害。听说东南山中住着一个名叫费长房的大仙,他就收拾行装,起程进山拜师学艺。</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费长房给桓景一把降妖青龙剑。桓景早起晚睡,披星戴月,不分昼夜地练开了。转眼又是一年,那天桓景正在练剑,费长房走到跟前说:“今年九月九,汝河瘟魔又要出来。你赶紧回乡为民除害。我给你茱萸叶子一包,菊花酒一瓶,让你家乡父老登高避祸。”</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桓景回到家乡,召集乡亲。把大仙的话给大伙儿说了。九月九那天,他领着妻子儿女、 乡亲父老登上了附近的一座山。把茱萸叶子每人分了一片,说这样随身带上,瘟魔不敢近身。又把菊花酒倒出来,每人啄了一口,说喝了菊花酒,不染瘟疫之疾。他把乡亲们安排 好,就带着他的降妖青龙剑回到家里,独坐屋内,单等瘟魔来时交战降妖。</span></p><p><br></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不大一会儿,只听汝河怒吼,怪风旋起。瘟魔出水走上岸来,穿过村庄,走千家串万户也不见一个人,忽然抬头见人们都在高高的山上欢聚。它窜到山下,只觉得酒气刺鼻,茱萸冲肺,不敢近前登山,就又回身向村里走去。只见一个人正在屋中端坐。就吼叫一声向前扑去。桓景一见瘟魔扑来,急忙舞剑迎战。斗了几个回合,瘟魔战他不过,拔腿就跑,桓景“嗖”的一声把降妖青龙剑抛出,只见宝剑闪着寒光向瘟魔追去,穿心透肺把瘟魔扎倒在地。</span></p> <p>看完视频后,班长跟我们讲了重阳节的习俗,同学们都聚精会神一丝不苟的在听。</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插茱萸和簪菊花</span></p><p>“重阳节插茱萸的风俗,在唐代就已经很普遍。古人认为在重阳节这一天插茱萸可以避难消灾;或佩带于臂,或作香袋把茱萸放在里面佩带,还有插在头上的。大多是妇女、儿童佩带,有些地方,男子也佩带。重阳节佩茱萸,在晋代葛洪《西经杂记》中就有记载。</p><p><br></p><p>除了佩带茱萸,人们也有头戴菊花的。唐代就已经如此,历代盛行。清代,北京重阳节的习俗是把菊花枝叶贴在门窗上,“解除凶秽,以招吉祥”。这是头上簪菊的变俗。宋代,还有将彩缯剪成茱萸、菊花来相赠佩带的。”</p> <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赏菊并饮菊花酒</span></p><p><span style="color: rgb(1, 1, 1);">“重阳节正是一年的金秋时节,菊花盛开,据传赏菊及饮菊花酒,起源于晋朝大诗人陶渊明。陶渊明以隐居出名,以诗出名,以酒出名,也以爱菊出名;后人效之,遂有重阳赏菊之俗。旧时文人士大夫,还将赏菊与宴饮结合,以求和陶渊明更接近。北宋京师开封,重阳赏菊之风盛行,当时的菊花就有很多品种,千姿百态。民间还把农历九月称为“菊月”,在菊花傲霜怒放的重阳节里,观赏菊花成了节日的一项重要内容。清代以后,赏菊之习尤为昌盛。”</span></p> <p> 这次重阳节主题活动圆满完成。这真是一次有趣而有意义的活动,我们学习了许多关于重阳节的知识。了解了重阳节的来源,重阳节的习俗等。</p><p> 从这次班会我知道了重阳节又名老人节,从桓景为父母报仇、为村民除害的故事里,我懂得了孝敬父母、尊敬长辈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学们一定要从小有爱心,懂得感恩,做孝亲敬老的好孩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