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英龙:母校永远是我奋力作为的动力~巴师人(48)

寿乡人明明

<p class="ql-block">  韦英龙,男,东兰县人,河池市巴马民族师范学校93级1班学生。在巴师三年里,首先当了一个学期的护校队员,接着先后任93级1班劳动委员、班长、93级年级学生会生活委员。1996年6月毕业,当年9月分配到东兰县隘洞小学任教,从教4年半,后改行在政府机关工作,先后任乡镇农业助理、党政办主任、党委组织委员、人大副主席(曾借调到环江县人民政府办公室负责红茂矿区搬迁工作),2009年6月,调到市直单位,先后在市统计局、市接待办工作,现任河池市委巡察办副主任。</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巴师师兄师姐“作家们”</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指引我迎难前行</b></p><p class="ql-block"> 在巴师学习期间,爱好文学却没有文学细胞的我课余经常捧着罗伏龙校长的那本《山情水韵》散文集和巴师校刊《桃李园》反复细读,我也一直努力写稿,期盼自己也像其他校友在各类各级报刊杂志发表文章,只是我的文字功底差,三年时间仅有一篇“无病呻吟”的散文发表在《未来教师》,所以说我只能算是巴师的文学爱好者。在师范期间虽然投出去的文稿如泥深大海,但受到巴师浓厚文学氛围的影响我对文学依旧痴情不改,我坚持拜读黄坚、韦水妹等师兄师姐的美文诗篇,最重要的是很多师兄师姐因善长写作而改变了人生,走上更重要的工作岗位给了我很大的启发。特别是黄坚能够从小学教师调到东兰县政府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更是让我敬仰无比。1996年我顺利毕业,在东兰县隘洞镇中心小学任教,每天放学后面对空旷的校园,当时正值“青春是用来拼搏和奋斗”的青春期,我暗暗下决心,也像师兄师姐折“作家们”把“写作”作为改变人生的突破口和捷径:晚上,同事们小叙或串门聊天喝小酒,我则在房间阅读小小说、微型小说选刊或杂文报等文学杂志,当夜深人静万家灯火相续关灭进入梦乡,而我还在熬夜奋笔疾书,整个校园就我的房间透出亮光,不知底细的学校保安经常以为我酒醉忘记关灯浪费电告状到学校领导。</p> <p class="ql-block">功夫不负有心人,再加上巴师三年我不计成本的投稿积下一定的文字功底,四年半从教期间,我先后有多篇豆腐块大小的散文、诗歌、小说以及新闻稿发表在区外、市县报刊,成为当时所在乡镇小有名气的“文学爱好者”。我也拿这些“资本”自信地推荐我自己,终于2001年2月我顺利改行,到环江县大安乡人民政府工作,也是因为拥有豆腐块大小的散文、诗歌、小说以及新闻稿这些文学资本,乡领导安排我在办公室从事文秘工作。虽然从政不到一年半时间就顺利提拔为乡党委组织委员,但一当就是4年多,2006年初,时逢乡镇班子职数和职责改革,我调为乡人大副主席,书记乡长还安排我重操旧业,让我兼任党政办主任。官场有句顺品溜“不上不下进人大”。这话很大程度上已正式宣告我当时从政的路已到顶。看周边的人那种带色的眼光让我深深领略到有“落井下石”的幸灾乐祸之意,当时刚满30岁的我非常惆怅失落,我又毅然选择用写作来改变人生之路,拾笔开始投稿,两年时间,在《广西日报》、《广西人大》、《河池日报》等自治区、市级报刊杂志发表近80多篇新闻稿,2006、2007连续两年被评为《广西人大》优秀通讯员、2007年被评为《广西日报》优秀通讯员。也是这些荣誉让我顺利调到求贤若渴的市直单位上班,完成了从乡镇干部到市直干部的华丽转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母校的嘱托激励我奋发作为</b></p><p class="ql-block"> 做为一名巴师学生,我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因为母校给予我的太多太多,但最让我刻骨铭心的还是我们96级毕业典礼上罗伏龙校长扬扬洒洒万言的毕业讲话中脱稿而出的那句叮咛:明天你们就要走向社会,投身乡村教书育人是我们崇高而神圣的职责,但我同时希望在各行各业都有我们巴师人的身影。这话包含了母校对我们巴师儿女的几许期待,更是一份厚重的叮咛嘱托,更是期盼我们巴师儿女要奋发作为。我毕业至今已有26个年头了,从学校到乡镇、从乡镇到县政府、又到市直,无论在哪个岗位,我一直把母校的叮咛和嘱托牢记于心,这叮咛和嘱托永远是我工作的动力,也是我们所有巴师人的工作动力,现在全市各战线都有我们巴师儿女建功创业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比如:2008年至2019年12年时间,河池市接待办公室连续4任主任都是我们的巴师生,这期间12年,河池市接待办公室所有的男同志都是我们巴师生,也就是说这12年,中央领导(如温家宝总理,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现任全国政协主席汪洋、现任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等)、自治区领导、国内外客商、河池党政考察团外出考察、在河池举办的各类节庆(如自治区成立50、60周年、每年在各县举行的铜鼓山歌艺术节或县庆)都是我们巴师人是主打的主力军,更值得一提的是,在2016、2017年在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商务和投资峰会上,随从河池代表团从事接待、招商的主要人员清一色的是我们巴师人(接待服务:韦云峰、宗成智、蒙乐观、韦英龙;招商:黄雷),活动结束后我们几个小聚庆祝,让疲惫的身心得到放假,五个小钢炮后,我们几位自吹自擂:这就是河池接待服务、招商引资的“巴师现象”,我们巴师学子已成为河池对外宣传、区内外认知河池的重要“名片”和“形象窗口”。也许是我孤陋寡闻,但我相信在河池这种“巴师现象”一定还有很多很多。</p> <p class="ql-block">  毕业后我还一直没有机会回到母校。虽然无数次到巴马参加各类公务和重要活动接待,但公务在身不敢离开岗位半步而总是错过顺路回到母校看看的机会。今年金秋十月,母校将迎来65年华诞,我非常想念母校,此时,离家26年的游子最大的心愿是校庆那天回到母校看看,在学校大门与恩师黄正杰校长合个影,向对所有的恩师说声“感谢老师,感谢母校”。</p> 韦英龙部分奖状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