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摩梭文化与藏文化考察记之一:泸沽湖畔的女儿国

周 亮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考察背景</b></p><p class="ql-block">  为了协同推进新时代家庭、妇女和儿童共同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落地生根,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8月7日,我们一行在长沙师范学院党委书记、湖南省妇女儿童研究中心主任罗婷教授带领下赴云南深入调研家庭-妇女-儿童发展问题。</p> <p class="ql-block">  此行调研是在前期长沙师范学院与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多次协商的基础上成行。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长沙师范学院的对口帮扶高校,双方前期在女性文化和学前儿童教育教育等领域有过深层合作,并确定丽江师专为湖南省妇女儿童研究中心的少数民族女性文化研究基地!双方此前就调研目的、路线、方法和内容等进行了多轮研讨和安排。此次调研受到丽江师专高度重视,特派党委委员、副校长朱桂香教授和对外合作交流中心王成接机并一起参与调研,让我们一下飞机就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情!!!</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云南——中国少数民族之乡</b></p><p class="ql-block"> 在云南这片红土高原上,生息繁衍着各族人民4000万人,其中少数民族1200万人,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云南除汉族外,人口在4000 人以上的还有25个民族,其中15个民族为云南省独有民族,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民族文化,因此被誉为“中国少数民族之乡”。</p> <p class="ql-block">  这次我们重点调研的将是纳西族的摩梭文化和东巴文化。纳西族现有人口27.8万多人,为云南特有民族,主要聚居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宁蒗、永胜、维西、中甸、德钦以及四川省盐源、盐边、木里等县也有少量分布。纳西族与我国古代游牧民族氐羌支系有渊源关系。其自称叫“纳”、“纳西”、“摩梭”等。纳西族人民早在一千多年前就创造了享誉世界的象形文字和用象形文字书写的东巴经籍。流传至今的“东巴”经典,记载了古代纳西族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东巴”文化对研究比较文字学和人类文化史学等都有很高的学术价值。纳西族十分重视接受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今天仍可以从纳西族的建筑、音乐、壁画等看到它与汉、藏、白文化相互融合的特点。</p> <p class="ql-block">  生活在宁蒗县泸沽湖畔的摩梭人,现在仍保存着母系社会的遗风,女性在家庭中地位比男性高,家庭中一般以年长或能干的妇女当家。男女不娶不嫁,实行走婚,这种独特的婚俗,吸引着中外游客前来探究其中的秘密。</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感受金沙江的红色革命文化</b></p><p class="ql-block">  滔滔金沙江,巍巍乌蒙山。红军正是在此地书写了“金沙水拍云崖暖”的壮丽传奇。8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来到这里,历尽重重艰辛,用真理之光拨开前行的迷雾,以智慧之火照亮前方的战局,挽狂澜于既倒,与英雄的人民共同创造了英雄的历史。循着红军长征的足迹,我们重温那段风雨如磐又激情飞扬的岁月了解革命历史。</p><p class="ql-block"> 在此,我们也深情的回忆我们长沙师范学院的创立者、老校长徐特立先生参加长征的故事。1934年10月,徐特立参加长征。这时的徐特立已经57岁,是长征队伍中年岁最大的老同志,被称为“长征队伍中第一老人”,徐老一生坚持“革命第一、工作第一、他人第一”的精神激励着我们新一代的长师人不断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惊奇的发现,昔日混黄的金沙江变了妆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神秘“女儿国”文化的孕育地:泸沽湖</b></p><p class="ql-block">  泸沽湖位于宁蒗县北部永宁乡和四川省盐源县左侧的万山丛中,泸沽湖<span style="color:inherit;">距宁蒗县城有73公里,距丽江古城200公里左右。泸沽湖为川滇两省界湖。 </span>摩梭人称它为“谢纳米”,意思是“母湖”,母亲的湖。她像一个古朴、宁静的睡美人,躺在青山环绕的怀抱之中,又像造物主藏在这里的一块硕大的蓝宝石,一面光彩照人的天镜。湖周长约五十公里,在湖的北岸,屹立着一座秀丽的“格姆”山,意思是女山。摩梭人把她视为女神化身。这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赋予女性形象的神话,成为当代名副其实的“女儿国”。</p><p class="ql-block"> 泸沽湖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融为一体,尤其是以摩梭人独特的文化和民族风俗使其具有独特而丰富的内涵,在全国乃至全球都是不可替代的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初次感受神秘藏文化:神圣的玛尼堆</b></p><p class="ql-block"> 玛尼堆,藏语称“朵帮”,是垒起来的石头之意。“朵帮”又分为两种类型:“阻秽禳灾朵帮”和“镇邪朵帮”。在西藏各地的山间、路口、湖边、江畔,几乎都可以看到一座座以石块和石板垒成的祭坛。</p><p class="ql-block">  这些石块和石板上,大都刻有六字真言、慧眼、神像造像、各种吉祥图案,它们也是藏族民间艺术家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摩梭传统文化:锅庄舞</b></p><p class="ql-block">  摩梭人是纳西族中分离出了一个特殊的部落,后来自成一族,那就是被誉为:人类最后的母系社会--摩梭人。摩梭人是如今唯一一个母系部落,有人考证,《西游记》中的“女儿国”就来源于此。摩梭人保留了先人的习惯,男不婚女不嫁,青年男女靠“走婚”完成传承的任务,姑娘生下的小孩,由姑娘的大家族一起抚养成人。</p><p class="ql-block"> 锅庄舞是摩梭人传统的经典舞蹈,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锅庄舞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p> <h3><br></h3>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女性文化研讨</b></p><p class="ql-block"> 结束了充实的一天旅程和田野调查,赶到我们的居住地,罗婷书记立即召集大家开展女性文化研讨!大家争先恐后地分享现场考察心得,游学结合,收获满满!罗婷书记在研讨会上指出要推动“幼学-女学-家学”一体化研究:一是要重视妇女在新时代家庭文明建设中的独特作用。妇女们以其特殊的家庭角色和社会地位,在和谐家庭建设、优良家风传承、良好家庭教育方面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家庭文明建设离不开广大家庭妇女的教育与成长,两者不可割裂。二是以家庭教育为载体,推动儿童教育和妇女教育融合发展。研究团队要提高政治站位,充分研讨新时代家庭教育对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重要价值,推动家庭文明建设,形成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以家庭为阵地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三是发挥师范院校特色,探索“家校共育”的有效途径,助力“幼有优育”的国家政策全面实施。四是要重视成果转化与应用,力争将我们在女性文化的调研成果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旅游业的发展,为打造当地旅游名片、推动产学研用合作做出有意义的事。</p>